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非遗清音进校园 文化薪火共传承——“乡音戏韵振兴团”弘扬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
来源: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5/07/05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系列举措,7月4日下午,安徽理工大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乡音戏韵振兴团”走进安徽省太和一中校园,开展太和清音非遗文化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推动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

为了对清音有更好的了解,乡音戏韵振兴团队于7月3日下午走进安徽省太和县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讲解员带领团队参观太和县的非遗作品,向团队成员介绍一些非遗作品的故事,团队成员认真了解,做好相关记录。最后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清音的排练场地,团队成员进行相关的学习,并在非遗曲艺书场进行合影留念。通过下午的听讲,团队对于清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为7月4日下午的宣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讲解员带领团队参观太和县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李尹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向同学们普及太和清音的基本知识。宣讲内容从其起源发展到艺术特色,展现了太和清音独特的艺术表达与互动魅力;从历史背景到文化内涵,展现了太和清音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李尹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同学们对于清音这一非遗文化有了初步认识。

宣讲

随后,活动迎来重磅环节——太和清音传承人于飞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并现场表演清音。于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先是为同学们深入剖析了太和清音鲜为人知的艺术特点,接着又用婉转悠扬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现场展示了太和清音的独特魅力。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清音的魅力,于老师还现场教学,团队成员也派出代表向老师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非遗文化的种子悄然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

宣讲结束后,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交谈中,也了解到她与清音的一些故事。传承人老师讲到她接触到太和清音之后,她发现太和清音的曲风和演唱风格都非常适合自己,所以当得知太和清音有要消失的迹象时,她就坚定地要将这门艺术好好地传承下去。传承人老师在讲到她对清音的情感时,由衷地感慨到:“当你真正热爱这门艺术,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生命的全部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注入了很多心血,它会慢慢和你的生活融为一体。”

团队成员向老师现场学习

本次活动更是与同样开展非遗推广活动的安徽师范大学赴阜阳市太和县清音艺术调研团队进行合作,共同为同学们呈现一场更加精彩的非遗课堂。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这种默契合作不仅是两所学校友好交流的表现,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非遗传承的热情与担当,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团队与太和清音非遗传承人合影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太和一中的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并了解了太和清音这一省级非遗项目,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下一步,安徽理工大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院“乡音戏韵振兴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非遗文化传承与青少年培育的结合,梳理师生反馈以优化传播模式,与校方共建长效合作模式,推动“清音体验课程”常态化,并通过新媒体扩大宣传,探索“非遗+教育”路径,助力清音文化的活态传承。


    撰稿:张帅康 李尹

    核稿:王鹏

    编辑:赵云川

    审稿:王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