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点燃“莓”好怀宁,“碳”索青春乡村——青春‘蓝’图团队深耕乡村振兴实践纪实
来源: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5/07/07 浏览量:

近日,为深挖乡村资源和赋能乡村振兴,安徽理工大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春‘蓝’图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前往“蓝莓之乡”——安徽省怀宁县,开展主题为“‘莓’好‘碳’索,心‘怀’振兴”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

寻根铸魂:瞻仰先贤足迹,不忘活动初心

7月2日,学院团队肃立于陈独秀先生雕像前,活动横幅以及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院院旗迎风展开。在革命先驱的注视下,学院“三下乡”大学生全体队员以庄严队列表明扎根乡土、学以致用的决心。

步入陈独秀纪念馆,泛黄的手稿、斑驳的旧照将峥嵘岁月铺陈在眼前。新青年杂志创刊号让我们感受到思想启蒙的力量,五四运动影像里青年人的热血至今滚烫。学院本次活动全体队员从先辈“敢破敢立”的精神中汲取养分。而陈独秀先生一生追求革新,这种探索精神正是贯穿本次“三下乡”活动所需要的底色。

蓝莓之乡回首怀宁发展明确时代任务

展馆陈列文献显示,怀宁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创新产业模式,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从2014年获评“蓝莓之乡”到2018年构建全产业链体系,这片土地书写着“一颗蓝莓带动一方经济”的传奇。如今,学院“三下乡”新理念与怀宁的青春合作,更让怀宁蓝莓在新时代绿色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

数据显示,怀宁县蓝莓种植面积已达9.5万亩,95%的乡镇与78%的行政村将其作为主导产业。其中黄墩镇凭借规模化种植与特色培育脱颖而出,成为全县蓝莓产业的核心示范区。从育苗基地到标准化种植园,现代农业科技让蓝莓在皖西南丘陵地带结出致富果实。

学院同学们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探访,直观感受怀宁蓝莓产业的发展脉动。本团队一位参与调研的队员表示:“原来小小蓝莓背后藏着这么完整的产业链,从种植到深加工再到文旅融合,每一环都充满智慧。”据悉,我们同学们后续将走进蓝莓采摘园,继续探索这颗“蓝色浆果”的更多可能。

蓝莓为证:汗水赢赞誉青春获认可

怀宁蓝莓坠枝头,青春汗水谱振兴。夏日骄阳似火,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同学们深入田间,投身蓝莓采摘季,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同学们头顶烈日,穿梭于蓝莓丛中,仔细筛选成熟饱满的果实,动作从生涩到熟练,汗水浸湿衣衫也顾不上擦拭,一筐筐新鲜的蓝莓在他们手中快速汇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青春风采。

“这些娃娃真不赖!学得快、手脚麻利,顶着大太阳都没一个喊累的!”负责指导采摘的李阿姨看着同学们忙碌的身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欣慰地表示同学们的认真劲儿“比自家孩子还利索”,这份来自田间地头的质朴认可,让同学们倍感温暖,干劲更足。

此次学院助农活动得到了当地县团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蓝莓种植相关负责人亲临现场,全程关注活动开展,对同学们展现出的劳动热情、实践能力和服务基层的精神风貌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正是“三下乡”活动服务“三农”、锤炼青年品格的生动体现。同学们沾满泥土的双手和晒红的脸庞,映衬着蓝宝石般的果实,成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青春注脚。

本次活动是安徽理工大学与怀宁县的首次社会实践对接,学院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一股新的青年力量融入产业革新的时代浪潮,学院后续将持续深化与怀宁的合作,以“青春之我”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撰稿:蔡明远 沙长轩

    核稿:王鹏

    编辑:赵云川

    审稿:王会社